
昨(12)晚7點,g0v零時政府共同發起人高嘉良(clkao)舉辦「環球考察分享會」演講,暢談從今年四月底到六月初期間走訪世界各國,和許多國際的開放政府官方與民間團隊交流的經驗。他引述英國開放政府組織先驅My Society共同創辦人Tom Steinberg談話表示,台灣的g0v零時政府是全球最活躍的開放政府組織之一。
g0v零時政府是由高嘉良及一群關心社會的工程師所發起,目前成員已經有數百人,涵蓋工程師、律師、學生等各種不同職業的人士。他們以「Open Data 開放政府資料」為號召,以網路協作的方式把政府的資料整理成更容易閱讀的網頁,或以可視化的數據呈現方式,讓大眾更容易理解政府的數據。例如將教育部的電子辭典轉成各個平台的「萌典」、將空氣污染狀況以可視圖片呈現的空氣污染專案、或是將立法院的法條轉成更容易理解的國會大代誌,都是零時政府的成果。除了零時政府以外,許多國家都有類似的組織,被稱為「開放政府(資料)組織」。
高嘉良指出,全球第一個國會監督網站,也是開放政府組織My Society出現在英國,他們的共同創辦人之一Mike Bracken在2011年進入政府,在英國內閣成立的政府數位服務團隊(Government Digital Service,GDS)中擔任總監。這位創辦人的名言是:「我們不是來修政府網站,我們是來修政府的。要把政府的整個心態都修過來。」而GDS也不只是服務政府,他們對政府的所有IT計畫都具有否決權,就在今年四月,GDS就否決了英國邊境控管系統的專案。
而高嘉良也透漏,My Society的另一名總監Tom Steinberg表示,全世界最活躍的Open Data(開放資料)組織在台灣及以色列。但以色列的參與人數約300人,所以台灣的零時政府是全球最活躍的開放政府組織,高嘉良幽默表示,「沒有出國比賽還真不知道自己是第一名」。
除了英國以外,高嘉良也走訪美國,拜訪著名的「」主講人Clay Shirky,並邀請他於今年11月前來台灣訪問,在零時政府的活動上演講。
高嘉良指出,美國有個成立8年的NGO組織Sunlight Foundation,他們遊說美國國會通過一個Data Act,所有聯邦政府單位的預算跟實際支出,都要用數位格式提供給所有人存取。等於角色類似我國的主計處,要求所有政府單位每年預算都要用數位方式提供民眾檢閱,不只預算,實際執行支出的時候,資料也要讓大家存取。有這樣的資料,人民就可以看政府標案的進度。
這個組織之前還發起了公民遊說日(Citizen Advocacy Day)的活動,讓全美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討論如何和政治人物召開一個正式的會議,提出具體的行動要求政治人物執行,成功的遊說這些政治人物。
高嘉良也在演講中提到,美國在40年代時就制定了規定,要求政府制定所有的行政命令時,必須用60天時間收集徵詢不同意見,並且有義務針對所有重要意見說明不採用的理由。如果政府不這麼做,就可能被提起「程序瑕疵」的行政訴訟。反觀我國:制訂行政命令「得」依職權舉行聽證,但不一定要理你。美國是一定要收集意見、一定要回覆,我國情況卻是不一定必需收集、不一定回覆。
在場聆聽這場演講的行政院政務委員蔡玉玲表示,政府已經在Open Data的部份做了許多努力,未來必需緊密地和g0v零時政府合作,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努力。另一名參與活動的李先生則說:「很多人說政府要鼓勵,不要用罵的,但是有時候鼓勵真的等不到那個改變的一天。所以要用各種方式,鼓勵也好,上街頭也好,都是一種改變的機會。改變需要更大的力道才能完成一些事情。」
演講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