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公佈凱道330只來11萬6000人

發佈時間2014/3/30 14:47:00
最後更新2019/12/25 01:43:30

〔國會無雙編輯室・偉恩〕

(本圖來自 Rich Shiue 臉書,攝影:呂東熹)

今天遊行完後,看到警政署計算的總人數,估計是11萬6000人。我覺得11萬6000人的估計聽起來實在有點扯,決定好好來算一下。

但怎麼算?

我們來看一下這篇報導

警方估算人數方式係比照美國警方採用加州柏克萊大學新聞學教授赫伯特.雅各布斯所提出之方法(Herbert Jacobs Method),即以集會場所面積換算,依其疏密程度,再乘以每單位面積之人數計算;本次集會經現場目視觀察,考量民眾主要係採靜坐方式,集會地點人數均有疏密,每平方公尺內人數以平均3人採計。目前美國、韓國、菲律賓、泰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均採上述方式估算民眾集會人數。

既然警方還公佈了計算方法,那就立刻來算算看吧:總人數=佔地面積(平方公尺)*3。

我們需要知道的只有:究竟此次的範圍面積有多大?

按警方給定範圍重畫:18萬6000人

我先按照警方給定的範圍重畫一次,當然,這裡不排除「警察量得比用地圖量得準的可能性」。

我使用的工具是 Area calculator ,如果覺得我畫得太歪的朋友,也可以自己重新畫畫看。

(一)凱達格蘭大道——

警方數據:4,800;作圖計算:5,056

(二)景福門——

警方數據:7,000;作圖計算:8,922-899=8,023

(三)中山南路(景福門-青島東路)——

警方數據:22,800;作圖計算:22,117

(四)仁愛路(景福門-林森南路)——

警方數據:7,600;作圖計算:9,126

(五)信義路(景福門-國家音樂廳)

警方數據:3,300;作圖計算:4,496

(六)中山南路(景福門-自由廣場)

警方數據:7,600;作圖計算:10,829

(七)青島東路(中山南路-鎮江街)

警方數據:3,000;作圖計算:2,413

結論:18萬6000人

62,060*3=186,160,約18萬6000人左右。有可能是警察現場量的,比用地圖畫出來準嗎?

按網友目擊手繪重畫:63萬7000人

由於實在覺得警方給的範圍實在很不可信,於是開始尋找網友的目擊資訊。

終於在馮光遠的臉書上,看到了網友的一張長這樣的手繪圖:

我就照上圖的密集區,就先不理會零星的黑點,用工具重畫並計算計算總面積;他只能畫多邊形,所以我修改了一下形狀,但是總面積大約是相同的:

總面積為212387,乘以3是637161:用這樣的算法,總人數是63萬7000人左右。

到底是18萬6000還是63萬7000?

另外還有一位網友,用同樣的方法,算出45萬的數字。為什麼誤差範圍這麼大?

請大家注意這裡的兩點假設:

警方說明,由於「人潮有疏有密、又是靜坐」,所以計算起來平均就算「每平方公尺3人」。但是,在告訴我們有那七大範圍時,又是按照怎樣的「疏密度」來劃定範圍的呢?

我們可以看到,光是「每平方公尺3人的範圍判定不同」,誤差便可以大到45萬左右。

看完這樣的計算以後,你覺得330凱道上,究竟有多少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