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四(10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開「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公聽會,邀集民間團體、學者專家,及國發會、農委會等政府部門,就自由經濟示範區(簡稱自經區)內推動「農業加值」的利與弊進行說明。
民團代表及學者專家共提出三大問題、三個解決方案和一個訴求。
三大問題:
三解決方案:
一個訴求:
農委會對專家提出的問題回應的很少,並且在許多學者的質疑點上,均表現得相當樂觀(即使並沒有研究數據的支持)。只表示會接納「成立損害救助基金」的方案,也未正面回應「研究數據」的要求。
農委會眼中的自經區「農業加值」政策
依據農委會的構想,在自經區推動「農業加值」,是希望藉由下面方法來推動整合型的農業「加值」產業:
據農委會所說,施行的重點,除了取消租稅限制降低原料成本,以提升區內食品加工業的競爭力以外,未來在自經區內加工製成的農業產品,無論原料是否來自台灣,均會標示為「MIT(Made in Taiwan)」,以我國農業的優質形象行銷國際,也可內銷提供消費者多樣化的選擇。
專家眼中的自經區「農業加值」問題
問題一:影響評估不確實 農業面臨未知風險
基本上,企業代表及政府官員對於自經區「農業加值」政策,都抱持相當樂觀的態度,認為這一定會促進台灣農業的升級與轉型,創造食品加工業者和農民雙贏創利的局面。
不過,農委會雖然擘劃了美麗的農業願景,卻始終沒有提出確實的衝擊影響評估,以及面對衝擊的配套措施,讓學者及民團難以接受。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陳吉仲教授於公聽會上提出統計數據,詳列我國管制性與非管制性農產品的產量、產值,並指出目前管制性農產項目外銷產值每年約為724億,若將來開放此類中國農產品進口作為加工原料,甚至流入市場,可能造成損失將達216億元。陳吉仲提出精確的統計數據,藉此凸顯農委會未確實做衝擊影響評估,並表示「歡迎農委會提出數據」反駁。

台大農經系徐世勳教授也提出數據說明,自WTO開放之後,我國花生種植面積和花生醬產量,已下降22%,將來自經區農業加值全面啟動後,食品加工業必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開南大學行銷學系榮譽講座教授吳明敏於會中提出強烈批評,表示若依照目前國發會與農委會提出的方案,過度開放及缺乏配套的自經區農業加值政策,農業將面臨「被消滅」的危機。
反觀農委會的報告,卻未見清楚且有根據的影響評估。如此行政是否能真正以良好配套解決所有衝擊,引人憂慮。
問題二:中國管制農產品解禁 農業恐受嚴重衝擊
另一個讓學者們強烈疑慮的問題,是自經區特別條例草案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原本管制的中國830項農產品,包括「敏感性關稅配額產品」如花生、紅豆、稻米、香蕉等,將給予零關稅進口進入自經區的優惠。
陳吉仲指出,依照農委會與國發會鬆綁法規,引進中國與國外農產品進行加工的作法,自經區廠商在「將本求利」的商業原則下,勢必選擇價廉的進口農產為原料。因此,官方嘗試以契作為本土農業創造通路、為農民帶來穩定收入的目的根本無法達成。
另外,當為外國敏感性的農產品大開方便之門,若主管單位又無力管制流向,會對國內農產品市場價格形成龐大競爭壓力,並使得已虛弱不堪的農業面臨雪上加霜的困境。
對問題,農委會則抱持信心,認為不是所有的廠商都會「將本求利」,並堅信不會有無法管制的「流出」問題。
問題三:原料無分「籍」通通「MIT」 劣質品將損害形象
除了零關稅的農產品將對農業造成衝擊的問題,在自經農業專區生產的農業加值產品,無論原料產地來自何處,均可掛上「MIT」國產標章行銷國際。
對此,吳明敏、台灣農民聯盟前理事長蘇偉碩都指出,如果廠商不慎選用到有超標農藥、重金屬殘留等問題的外國劣質農產,到時候掛上台灣製造外銷出口,將使我國「MIT」品牌形象及農產品優良聲譽受到嚴重衝擊。另外,依自經區特別條例,區內加工後的農產品除了外銷,亦可輸入國內市場,進而造成食品安全的疑慮。
農委會對此則沒有回應。
專家提出三方案解套
學者與民團提出多項建議,希望農委會「聽得進去」,同時也列舉多項應變方案,希望能作為政府思考減緩自經區衝擊的參考。
方案一、設置救助基金:徐世勳指出,韓國為因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後對農業可能造成的強大衝擊,特別設置「損害救助基金」以降低直接衝擊,他建議我國應比照辦理,為農業設置專款專用的「農產品進口損害救助基金」,降低農業和農民直接受到的損害。
方案二、規定應使用國內農產比例:對於自經區廠商可混用的我國和國外農產原物料進行加工,但卻沒有明確的混合比例限制,且產品一律標示為「台灣製造」。陳吉仲指出,應訂定明確額度,限定自經區廠商需使用多少比例之台灣農產品,保障農民收益。
方案三、清楚標示原料產地國:區內製造的加工品,除了「MIT」標示外,更應標明其中的原料來源國,才能保障我國品牌信譽。
農委會允設立農損救助基金
對於學者提出設置「損害救助基金」的建議,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於會中表示,這是重要的配套措施,農委會贊成。但是,仍需要和其他部門與主計單位溝通協調。
陳吉仲重申:拿出數據
陳吉仲則表示,若政府主管單位能夠提出確實的研究數據,證明自經區農業加值政策真的能為台灣農業帶來利益,且將開放中國管制農產品的四十二條拿掉,及關於野生動物進出口的四十七條從自經區特別條例去除,那他將不再反對,並且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