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林才越打造沒有學程的學校

作者
發佈時間2014/7/20 10:02:00
最後更新2019/12/25 01:37:37

學習不快樂、沒效率?教育問題超多怎麼辦?昨(19)日,你知我知好學網(you know i know, UKIK)創辦人林才越大方分享,如何透過「教育市場自由化」,讓學習不再無趣、也幫助偏鄉孩童得到更多教育資源,更呼籲大家「自己課程自己設計,一同打造沒有學程的學校」!

昨日在台北科技大學,包含台灣、德國的六組新創企業團隊以「拼經濟又改變世界?看台灣德國六大團隊如何實現!」為講題,分享各自經驗,講者包括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沃草共同創辦人柳林瑋與林祖儀、你知我知好學網創辦人林才越、德國國會監督網站Parliament Watch創辦人Gregor Hackmack等多位創業家。

林才越透過推動「教育市場自由化」,嘗試解決「學習很無聊」、「想聽的課沒人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他提到「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每個人都有可以教別人的知識,也應該去追求自己想學習的東西,透過UKIK的平台,能夠媒和找老師與找學生的需求。此外,他更提出「待用課程」的概念,希望透過個人、企業的小額捐助,解決偏鄉孩童缺乏教育資源的問題。最後,他並再三呼籲,「學習是很有趣的」,鼓勵大家在UKIK上設計自己的學程,共同打造「沒有學程的學校」!

教育市場自由化是解決「學習市場沒有效率」的良方

林才越首先詢問,「在座有多少人熱愛自己主修的學科?」現場觀眾只有約莫1/5舉手。他透露,根據他的觀察,有三點發現:一、大部分的人都覺得學習是無聊的;二、最適合的老師沒有開課,「舉例來說,要做行銷的人沒辦法不使用臉書,但由同學口中聽到的卻是許多行銷學教授沒有使用過臉書;反觀iCook《愛料理》食譜網粉絲團,由創辦之初成長到現在有83萬粉絲,想學行銷的人都想要跟他們取經,但卻沒有開課。」三、教育不是一件非常公平的事情,特別是資源分配方面。針對這三點,他提出的解決之道是:推動教育市場自由化,讓每個人去追求自己想學習的東西,不再被證書、升學制度所綑綁。

人人是老師 處處是教室

你知我知好學網的理念是,由課程還沒開始到整個課程結束,老師只要專心在備課,其他如撰寫課綱、開課所需行政、金流、以及其他零零總總的雜務,通通由UKIK來負責。藉此提昇老師的上課品質,讓老師能把所有的時間專注在「教學」這件事。

林才越在創立你知我知好學網之初,詢問非常多人「你想學什麼?」,並透過網路力量去蒐集更多人「對學習的需求」,再透過與老師接洽,達到「媒合」的目的。「創業以來,我最感動時刻,是當小朋友們帶著筆記本來跟我許願說他們想學什麼的時候。」在你知我知好學網,你可以提出你想學什麼、也可以自我推薦你可以教什麼,課程包羅萬象,包括學習如何開怪手、跟農夫學插秧、跟藍帶主廚學做菜,甚至有教你如何「把妹」的課程。林才越笑稱,「目前好學網上有200多堂課程,其中4050%是吃喝玩樂的課程,這是非常好的,1015%是學手工藝的,其他也有寫code、行銷、創業的課程。」、「我希望達成『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的理想。」

待用課程Let them learn! 嘗試解決偏鄉教育問題

某次,林才越帶領團隊到桃園鄉介壽國中,學校中的阿農老師告訴他,「偏鄉不缺物資,但沒辦法改變的是孩子們的視野。」這句話,讓他決定開始推廣「待用課程」--沒有資源的孩子們、學校,申請待用課程計劃,再由UKIK尋找符合學習需求的老師為其媒合。老師與提案者決定上課內容後,透過UKIK平台,個人、企業便能贊助課程學費,讓孩子們的上課鐘響起。

原本,山上的學生很有跳舞的天份,他們會自己唱歌、編舞,卻不像城市裡的孩子有機會接觸其他的專業訓練。沒有專業老師,他們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樣的天份、不知道未來有什麼機會,更別提他們該怎麼準備才能走向那一條喜好、優勢、生存所需兼具的未來路。有個孩子問道:「我從小五就開始跳舞、表演,我該怎麼進入華岡藝校?」對於未來,他們不知道有什麼選擇、也不知道該如何準備......

透過待用課程,舞蹈老師張文易上山教孩子們怎麼跳舞、並分享如何把興趣轉變成專業--就讀舞蹈系、進入舞團、最後甚至開了工作坊,告訴孩子「其實有些人是靠跳舞維生,如果你對跳舞有興趣,這條路可以怎麼走?」

學習不一定要有目的 熱情可以改變教學品質

林才越也分享自己創業到現在最挫折的一刻,「某次有人打來詢問烹飪課程結束後有沒有證書可以領取?我心想,『學習不是一件很快樂、不一定要有目的性的事嗎?』於是詢問對方,證書是因為求職需要嗎?但他回答,『沒有啊,就只是我想要一張證書而已。』當時,我真的覺得很挫折,好像我們一直推廣「學習是有趣的」概念沒什麼用。」但他也承認後來逐漸看開這件事,「這是長期抗戰,甚至需要十年、十五年的推廣,告訴大家學習是很有趣的事!」

當被問及如何確保課程的教學品質時,林才越表示,「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推廣教育市場自由化,希望所有平台使用者夠過評分機制讓UKIK知道哪些課程是好的。而現階段,我們透過interview每個老師,確保兩件事:一、老師之前的經歷為何?他是否滿足教學的資格?二、老師的教育理念、對教學的passion在不在?這才是真正改變教學內容的關鍵。」

**打造沒有學程的學校 想學什麼自己設計! **

林才越期許,你知我知好學網在未來能變成「沒有學程的學校」,讓每個人自己設計自己想學的課程;並透過待用課程去幫助沒有資源的小朋友,以獎學金的概念,讓他們接觸到他們想學的知識。

長期而言,他也希望你知我知好學網的概念能走出台灣,「雖然教育是一件很在地化的事,但如果不只是台灣有好學網,而是新加坡、日本,甚至全球都有,那便可以知道當地哪些課程是被需要的、哪些課程是好的,好學網可以做跨境聯繫,讓更多人參與學習。」

最後,林才越也請大家協助推動四個理念:一、教育市場自由化;二、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每個人都有可以教別人的東西、也一定會有想學的人。」三、支持代用課程,「希望在接下來一年內能推動100個project,讓更多團體受到幫助,如果大家都能推薦老師,那就更好了!」四、學習很有趣 ,希望大家去追求自己想學的事物。

圖為你知我知好學網(you know i know, UKIK)創辦人林才越大方分享,如何透過「教育市場自由化」,讓學習不再無趣、也幫助偏鄉孩童得到更多教育資源,更呼籲大家「自己課程自己設計,一同打造沒有學程的學校」!